MOC的世界中有很多不同領域的神人,有喜好大型建築的玩家、也有專門拼組細緻微型作品的作者,還有另外一派,最喜歡的就是拼出一隻隻風格多樣、小巧可愛的大頭公仔(BrickHeadz)玩家了!最近幾年樂高官方主推的大頭公仔盒組,雖然在類型上依舊以美系授權商品為主,不過漸漸開始有許多作者舉一反三,將大頭公仔的基本結構融入自己喜歡的日系動漫元素、甚至是自身文化,轉換成別具特色的風格作品!
今天玩樂訪問到的作者——方建凱,從購買官方大頭公仔盒組開始,到無可自拔的著手創作第一隻、第二隻……大頭公仔,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累積了近200隻的大頭公仔作品!究竟這些形形色色的大頭公仔有什麼製作的眉角,想要拼組自己的大頭公仔MOC又該從何著手呢?跟著玩樂小編一起來了解創作者方建凱腦中的創意激發過程!
為什麼開始與決定拼砌大頭公仔作品?
我自己覺得大頭最大的好處就是上手簡單,因為官方提供了一部分既定格式的模組,再來就是從固定中尋找出自己的變化。相對於很多玩家創作動輒半個月、慢的話需要一、兩個月才能做出大型作品,我的作品都比較偏小品,我也不太會用印刷磚,盡量都是用基礎零件去呈現,對於很多擁有空間跟零件限制的玩家來說,大型作品的創作比較難,我們就靠大頭公仔去發揮靈感和創意。
真正開始大頭公仔的創作,起因於某次買了官方的大頭人DIY盒組來玩,它是有點像材料包的盒組,買回來本來打算亂拼、亂玩,剛好自己滿喜歡日本動漫,後來拼一拼想著可以試試看,第一個作品我記得是鬼太郎,當時我並沒有特別要去做哪一種東西,只是想著可以嘗試看看,做出來會不會符合這種感覺,畢竟有時候角色非常有特色,可是你不一定可以順利把他做成效果好的大頭作品。
▲鬼太郎是作者第一個嘗試拼組的動漫大頭人作品
會特別挑選什麼樣的主題去製作大頭公仔,哪些又特別適合呢?
我很常參考黏土人,因為黏土人的比例跟大頭公仔比例很接近,頭跟身體大概都是一比一的大小,不過大頭公仔比較麻煩,約有百分之七十的角色特色需要倚靠髮型去呈現,日本動漫尤其很明顯,靠髮型、服裝才能讓玩家去認出那個角色。
哪些適合其實說不準,我覺得靈感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,有靈感的時候真的很快,一天可以做兩到三種不同的東西。以我自己做的西遊記為例,實際做出四隻大概只要兩天,只要一個形象出來,它就會在腦子裡開始跑,孫悟空應該是什麼樣子、唐三藏應不應該設定成光頭。有時候我也會問家人意見,比如我要做髮型,我就會問我老婆:「到底哪一種看起來比較順眼?」
您的大頭作品主題很廣,有動漫角色、東方的神話角色、這些創作的靈感都來自於哪裡呢?自己有特別喜歡的主題嗎?
拼組大頭公仔我比較不喜歡做現實人物的造型,因為大頭化的五官通常都有一個固定配置,幾乎完全需要靠髮型去辨識,如果造型不特殊,就很容易鬼打牆。
我現在還是以製作動漫角色居多,因為第一個,動漫角色大家都有一個既定的概念與形象存在,比如死神的既定形象是披風、鐮刀,當你做出這兩個物品,大家會去自己聯想,接受度也會相對的高;又或者太空人,不太會有人介意你今天做的是什麼樣的太空人形象,第一個直覺就是「他是太空人」。
東方神話也是同樣的概念,早期製作七爺、八爺,其實算是自己有點半嘗試的東西。因為他們倆也有一個大家先入為主的想像,一高一矮、一黑一白,透過我印象中的輪廓,然後google一些相關圖片,服裝上你不用特別做到完全還原,但是特徵稍微把身形特徵表現出來的時候,大家就能夠自己去「對號入座」。
▲製作七爺八爺最麻煩的地方,作者告訴我們是「頭冠」的部分,要將頭冠傾斜十五度角,必須把頭部的一些東西掏空,藏一個可以轉動的磚才能進一步微調角度。
▲太空人的形象是無國家、無國界的,大家不會追究他的故事性,但都共通的明白「他是一位太空人」。
大頭公仔零件的取得會特別困難嗎?跟其他作品有什麼差別?
官方的材料包就很好用了,一盒裡可以製作出兩個基本的大頭公仔骨架,大頭公仔最重要的基本核心就是轉向磚,一隻需要用到十幾顆,買官方的大頭材料包一定有這個材料,其他盒組的時候就不一定了。至於其他零件,就是從自己原有的零件拿一些,不一定能做的完整,但是至少可以做出七、八成的零件,剩下的就是上BL或是露天拍賣上去找。
一開始我只買了一盒材料包,後來兩隻做完,覺得這個東西好像很好用,就又買了好幾次,剛好官方前兩年也在努力推大頭,有時候打折,我就買兩盒,一盒拼成官方大頭公仔,一盒拆掉拿來殺肉。
台灣的露天拍賣其實可以買,只是有時候零件數量不會那麼多,必須拆分成好幾次、好幾個不同買家;而BL的好處則是一次可以買三、五百顆,當你購買大量分擔掉運費時,會比直接在露天買還要便宜。BL的售價大概都是國內售價的八成左右,假如一個零件十塊錢,國外可能只要八塊,會有這樣子的落差。所以後來我會分成比較急的時候就在台灣找,如果只是單純補充零件,不急的話,就是每個月去BL上買一些回來補充。
製作大頭公仔是否有固定流程呢?
像我剛剛說,大頭公仔約有七成的角色特色需要倚靠髮型去呈現,所以一開始一定是先從髮型去開始構思,我通常會先把頭拼好,透過頭跟頭髮去決定他的造型,只要頭部形象有出來,身體稍微帶一點點落差,大家還能認得出這個角色。不過,最簡單的其實是禿頭。(笑)我去年做了幾個不用頭髮的角色,那個就非常快。
▲頭部是大頭公仔的靈魂,只要頭對了,其他部分通常就對了!
▲禿頭或光頭的造型,可以是達摩祖師、也可以是一拳超人,透過其他角色細節的輔助,依舊能產生多樣化的變化。
能不能給我們的讀者一些拼砌大頭人的建議或是簡單的教學撇步?
我其實真的很推薦官方的基礎教學材料包。它的說明書上有一些基礎的造型教學,基本磚的數量也夠,前面教導你基礎的公仔搭建方式,再來他會教你做一個全部素白的人偶,核心部分怎麼堆疊拼完其實就有一些基本概念。
另外就是,裡面有很多基礎官方造型的介紹,像是龐克頭、鴨舌帽、綁辮子、帶耳機的等等。我當時製作犬夜叉的頭髮,其實跟官方造型沒什麼差別,只是把瀏海換掉、髮色換掉,最後做一些造型變化就可以做到七、八成相似。比如瀏海怎麼梳、長髮怎麼拉,嘗試做完之後,學到了東西,就能慢慢的賦予角色其他的靈魂形象。
▲編號41597的官方大頭公仔材料包
▲參考官方基礎造型拼砌的犬夜叉
製作大頭公仔的過程中,是否曾碰過哪些無法克服的困難?
十二生肖算是給自己的一個挑戰吧。當時想做一個比較東方形象的作品,一開始先做了慶祝中秋節的嫦娥和月兔,想著既然兔子做出來了,十二生肖又很傳統,就一隻一隻想盡辦法做。
▲嫦娥和月兔的設計是有故事性的,月兔手上是拿著兩隻蘿蔔槍、嫦娥則手持兩顆炸彈和火箭發射器,在月球表面激烈作戰!
那個時候有幾隻真的不知道怎麼把他大頭化,比如說馬、龍、蛇,這三隻製作時跟傳統造型偏離了很多次,龍跟蛇最後硬是加了一些動物跟故事特色進去,比如蛇就做成白娘娘、龍就做成老爺爺,雖然不見得可以做到百分百相似,但一隻不像,整組做出來,就能有七、八十分的樣子了。
我常常覺得輔助角色有他的重要性,比如我後來去做媽祖跟千里眼、順風耳,那個時候覺得媽祖比較有一個既定的印象,但實際做出來,又會覺得跟其他東方神祇有點類似,不過今天多了千里眼、順風耳出來,他就變成媽祖了;又假如把這兩隻換掉,換成金童玉女,衣服改成白色,媽祖就變成觀音了!有時候單靠一個角色不容易去確定形象,但旁邊多一隻其他角色卻能更具體化他的角色設定。
▲媽祖與千里眼、順風耳
▲類似的角色透過不同的輔助角可以有不同延伸,宮崎駿的原型基礎其實是來自肯德基爺爺。
有沒有哪一個大頭公仔,對自己來說特別意義重大?
之前曾經作過十幾隻不同的鳥類造型,那時候也是第一次嘗試去投稿IDEAS。因為鳥類生物特徵原本就圓圓的,把他Q版化的過程並不難,腳用L型零件帶過去,身體則是做成肥肥、圓圓的形狀。
我第一隻作品是貓頭鷹,因為真實的貓頭鷹形象很難呈現出短短、圓圓的樣貌,山不轉路轉,索性就做成了卡通形象的知識型貓頭鷹。
再來是鸚鵡的造型,飛紅金剛鸚鵡的主體顏色是紅色,身上又參雜了黃色與綠色的羽毛,我就在後面加上一些起司磚,讓他的羽毛有一種豎起來的感覺,同時也修飾一下他的線條造型。第一隻鸚鵡做完之後,因為鸚鵡的種類很多、花色豐富、基礎造型又類似,那時候我就挑了幾隻花色比較不一樣、造型有點變化的鸚鵡種類,做出了四隻不同的鸚鵡。
▲四隻鸚鵡必須想辦法抓住特色,有一些尾巴特別長,作者就想辦法拉出一段,做出類似腳踏物件讓他墊高;有些則是以三角形磚去修飾他尾巴的狀態,形成機翼的線條效果。
未來有其他的創作計畫或期待嗎?
目前有機會的話,會想先把宮崎駿系列的動畫主角都做出來。我現在陸續做了宮崎駿本人、風之谷的主角、魔女宅急便、霍爾和神隱少女,有些還沒在粉絲團上發表,但想要慢慢把其他的宮崎駿系列補足。
今年創了粉絲團之後,我希望能多一點玩家之間的交流和互動,因為靈感這種東西,往往是互動之後,突然就有一個IDEA出來,有時候單單靠自己,能夠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熟悉的東西,不熟悉的東西即使合適,我依舊想不到。對我來說,創意是在互動之中迸出的結果,因此今年的願望,應該是希望能多一點點作品間的相互交流吧!
▲十二生肖系列是作者當時為了挑戰自己而拼組的動物大頭公仔。
▲萬聖節的主題是「人類偽裝成各種妖怪」!
▲不僅中國神祇,日本神話中的天狗也成為能把玩的Q版可愛大頭公仔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rickHeadzParty/
|